作物已经出现病虫害,使用水溶硅是否可以治好?
水溶硅具有抗病驱虫作用,实验过程中针对一部分病虫害具有作用,但目前因的大量使用,病虫害的种类繁多,变异迭代造成抗性变化。所以为安全起见,已经出现病虫害的作物可以先使用将其,5天后连续使用水溶硅2-3次,时间间隔5-7天,此后恢复正常使用,后续作物生长阶段可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。
如作物出现病虫害后使用没有作用,可以再尝试使用水溶硅,可能会创造奇迹。
1、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硅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元素,大部分植物体内含有硅。表明,生产1000公斤稻谷,水稻地上部分二氧化硅的吸收量达150公斤,超过水稻吸收氮磷钾的总和。在水稻、小麦、大麦、大豆、扁豆、茴香六种作物灰分中,硅氧化物占14.2%—61.4%。
2、施硅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。作物在施用硅肥后,可使表皮细胞硅质化,茎叶挺直,减少遮阴,促使叶片光合作用。如水稻施硅后,冠层光合作用提高10%以上。
3、硅肥可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,减少病虫危害。作物吸收硅后,在体内形成硅化细胞,使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,角质层增加,从而提虫抗病能力。
水稻施用硅肥,不仅能够促进水稻对硅的吸收,提高了单一植株内的含硅量,还促进了水稻抽穗期到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,增强了水稻抗倒能力、抗病能力,从而提高水稻产量。但何时施用硅肥好?有利于水稻对硅的吸收?
移栽—分蘖期:水稻吸硅较低,吸硅量仅占水稻总吸硅量的8%左右
分蘖—抽穗阶段:水稻对硅的吸收能力剧增,吸硅量占总吸硅量的58.41%
分蘖期后,水稻对硅的吸收能力和需要量剧增。在分蘖—抽穗阶段,阶段吸硅量,这一阶段的吸硅量占总吸硅量的58.41%,是上阶段“移栽—分蘖阶段”的6.8倍。这一时期是水稻营养生长、生殖生长共生期,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速率都达到了高峰。